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心理健康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好学生心理帮扶,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阳光心态,我校于5月5日—6月6日开展了“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
为“心”赋能,让心理引导更有温度
本次心理健康月以“珍惜生命、关爱自己”为主题。大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服务中心反复问需于学生,根据学生可能产生的心理困惑制作“5·25”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手册,并通过微信公众号专题推送情绪管理、宿舍关系、考试焦虑等方面的心理健康科普知识,有效帮助全体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理成长,提高自身心理健康素质。
为“需”赋能,让心理疏导更有效度
一是开展谈心谈话。我校在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做好“一对一”谈心谈话,覆盖全校学生。二是开展心理知识讲座。根据学生群体的主要心理疏导需求,邀请市内兄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为我校学生开展“自我认识”“宿舍关系”“恋爱关系”“情绪管理”“就业心理”等8个主题、19场次的线上心理讲座,吸引近8000人次参与。三是举办专题团体心理辅导。结合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组织开展“宿舍人际关系提升”“情绪调节”和“生命教育”三个线下主题系列团辅,共计120人次参与,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
为“人”赋能,让心理帮扶更有深度
4月19日—5月25日,我校面向心理委员、寝室室长组织开展“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应对”“心理骨干的职责与作用”“人际关系能力提升”等线上主题培训,共计3000余名心理委员、寝室室长参与。5月25日—5月30日,我校专职辅导员、社区辅导员、专职心理咨询师积极参与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举办的心理专题培训,充分发挥了我校专职辅导员、社区辅导员、心理咨询师和朋辈群体的协同作用,学生自主自助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自助与他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体系。
(撰稿:李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