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召开2025级人才培养研讨会
作者:    审核:智能工程学院    点击数:10


 2025628日,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成功举办了2025级人才培养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特别邀请了行业内两位专家:重庆绅容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杨双泉、重庆纵通汽车有限公司的朱明。他们与专业教师团队共同探讨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与创新,旨在培养出既懂技术又擅营销、熟悉保险业务的复合型高素质专业人才。

专业负责人毛心茹、王琼分别详细介绍了当前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的初步框架,包括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安排以及预期的培养目标。方案聚焦新能源汽车技术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如电池技术的革新、电动驱动系统的优化,以及车联网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与开发等进行设计。

在研讨环节,杨双泉结合所在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研发与生产过程中的实际经验,指出在人才培养中应强化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系统集成与调试能力的训练。他提到:“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速扩张,企业对于能够将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进行高效集成与调试的专业人才需求极为迫切。同时,新能源汽车在保险条款制定、保费计算等方面与传统燃油车存在显著差异,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可增加新能源汽车保险原理、理赔实务等课程,让学生掌握行业特殊的保险知识体系。”

朱明则从智能网联汽车的角度分享了见解。他表示:“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涉及到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在人才培养方面,除了传统的汽车工程知识,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在计算机科学、通信工程、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此外,智能网联汽车营销模式正在革新,建议增设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营销、数字营销与用户运营等课程,并通过校企合作项目,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行业场景与项目需求,积累实战营销经验。”

随后,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就课程内容的更新、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等方面展开了深入交流。教师们纷纷表示,将充分吸收企业专家的建议,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在实践教学环节,计划与企业合作开展新能源汽车保险案例分析、智能网联汽车营销策划等实训项目,增加企业实习的时长与深度,让学生在企业中参与实际项目的研发、生产、营销及保险服务流程;在课程内容上,及时融入行业的最新技术、营销模式与保险政策,确保教学内容的时效性与实用性。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提供了重要参考,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相信在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能够培养出更多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撰稿:毛心茹)



版权所有©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智能工程学院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虎溪大学城 邮编:4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