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由重庆市高校图工委高职高专专委会和我校共同主办的2025年第一届重庆市高职高专“AI+文脉星火,共话经典”线下读书分享暨大学生“AI+信息素养”大赛(重庆市高职高专组)市赛研讨会在学校敏学厅举行。来自重庆市高校图书馆馆长(主任)及同仁80余人参会,会议由我校图书馆馆长孙雪梅主持。
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瞿中代表学校致辞。瞿中首先代表学校对各位嘉宾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接着介绍了学校发展历程、办学理念、办学成绩、图书馆建设等基本情况,强调了“AI+信息素养”大赛的主题、目标和意义。他指出,对参赛选手而言,大赛不仅仅是一场竞赛,更是一次宝贵的探索与淬炼,将激发同学们将人工智能技术转化为提升信息素养的强大引擎。承诺学校将全力以赴,以“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细致与周全,高标准落实赛事信息平台管理与服务保障工作,确保大赛顺利、高效推进。祝愿所有参赛选手能以“百舸争流千帆竞”的昂扬姿态,在竞技舞台上挥洒才智、激荡思维,勇立数字时代的潮头。
重庆大学图书馆馆长魏群义代表市高校图工委致辞。西南大学图书馆馆长涂涛作了题为《人机共治:数据时代图书馆人的技与术》的报告,他在分析人机共智的AI策略基础上,认为图书馆人亟须“人机共智”,回归技术本源,重塑技术观念。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负责人梁瑜、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图文中心副主任陈忠则从市赛出题、校赛组织等角度分享各自经验。大赛平台公司、资源服务商等则围绕竞赛的发展、变化及趋势等作详细解读,为参赛者提供了有益指导。最后,孙雪梅主持研讨并确定了市赛资格指标。
此次研讨会不仅是重庆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大赛的首次联合备赛培训,更是一个经验交流的重要平台。通过此次活动,与会者对在AI背景下信息素养教育的开展方向、培育路径等达成共识,为推动重庆市高职高专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推动。
下午,举办了由重庆市高校图工委高职高专专委会与我校共同举办的第一届重庆市高职高专AI+“文脉星火,共话经典”线下读书分享会。活动旨在丰富学生知识储备,提高阅读兴趣,并锻炼学生灵活运用AI工具的能力,为市内各高校学子搭建一个交流经典图书阅读心得、探索AI与阅读融合新路径的平台。
活动开始前,重庆警察学院副教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何佳霖老师现场弹奏古琴经典曲目,并对曲目的内涵和意境进行阐述,带领参会人员一起领略古琴带来的高雅意境。我校市赛金、银奖获得者张楒祺、张久香通过茶艺展演、茶文化体验和互动品鉴等形式弘扬茶文化,展现茶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多元魅力。
活动特邀重庆市本科高校图书馆馆长、业内资深教师担任评委。共读达人齐聚一堂,依次上台展示,结合PPT讲解、短视频、音频等形式,从多元视角展现经典著作的魅力,共同分享他们的阅读心得与感悟。
评委老师通过共读达人阅读分享与现场问答等方式进行综合打分,评选出特等奖2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4名。我校学生杨雅茹获得特等奖,赵家乐、王佳慧获得一等奖,彭洁、刘海鑫、魏一涵、杨浚获得二等奖。
活动最后,重庆市高校图工委秘书长曹京讲话,她充分肯定本次读书分享会,不仅为学生提供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更以思想碰撞激发对经典的深层思考。希望各高校图书馆持续聚焦师生需求,策划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阅读分享与文化活动,进一步发挥图书馆的服务和育人功能,拓宽学生阅读视野,为书香校园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并期望明年有更多高校加入到此项活动中来。
经典共读线下分享会是AI+“文脉星火”经典共读活动的延续,更是深度阅读成果的汇报。同学们通过阅读、思考、分享,深化对经典的认知,拓宽经典的深度,延展经典的厚度。对现场的师生、评委都是一次心灵的启迪。听众感动于学生的分享,纷纷表示要重读经典,再次体会经典内涵。
(撰稿:王云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