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数字化转型驱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交流研讨会在我校举行。会议邀请了相关院校代表、行业企业精英、教育信息化专家学者等500余人,聚焦“人工智能赋能专业群建设与创新”核心议题,共探职业教育数字化发展新路径。

“数字化转型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邓明国重点介绍了学校办学成果以及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实践,例如“学在渝橙”智慧教学平台、教学“云端大脑”,智慧民生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成果,以及学校先后获评重庆市智慧校园建设示范校、教育部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学校等荣誉。
此外,教育部信息化教指委主任王钧铭从AI赋能未来职业教育改革、全方位推进职业教育AI应用两方面详细解读了AI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并表示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与各职业院校、行业企业一道推动AI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深度应用。

会上,多位教育信息化专家学者就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重塑教育形态等多个议题进行了经验分享。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峤对人工智能技术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同时,从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AI教育应用面临的挑战等多个维度全面解读人工智能如何重塑教育。
中国教育战略学会、信息化专委会副理事长,广州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李绍中针对AI为何重塑教育形态、AI将把职业教育带向何方两大问题,详尽解读、展示如何利用人工智能重塑教育新形态。
中教云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世钊提出,依托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人工智能创新赋能中心将有利于抓住老师施教与学生学习痛点,构建智能体,扩展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推动数字化转型,驱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软件学院副院长李娅从西大举措、计信举措、团队协作三方面详细介绍了西南大学是如何利用AI驱动专业、团队与课程协同演进,为AI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软件教育事业部总经理任冬梅,重点介绍中国电子的自身实力以及自主研发的智算底座,并展示专业的“学科智思体”。
据悉,近年来,重庆城管职院紧扣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和数字重庆建设工作部署,将数字化转型作为驱动学校系统性变革的核心力量,统筹推动教育教学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不断推进专业、课程、教材、实训基地智能化升级,助力高技能人才培养。目前,共建成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省级资源库4个、省部级一流课程31门,研发新形态教材30余部。
邓明国表示,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系统推动“五金”建设智能化变革,着力构建智慧化育人新生态,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的适配度,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贡献重庆城管职院的智慧和力量。

